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疽肿在词典中的解释
zhǒng

疽肿

拼音jū zhǒng

注音ㄐㄨ ㄓㄨㄙ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局部皮肤肿胀坚硬的毒疮。《左传·襄公十九年》“ 荀偃 癉疽,生疡於头” 唐 孔颖达 疏:“ 荀偃 病此疽肿,肿溃,遂生创於头。”

基本含义

  • 指疮痈肿胀的病症。

详细解释

  • 疽肿是由于机体受到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局部组织肿胀和坏死的病症。形容事物积存不良,腐败堆积。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事物积存不良、腐败堆积的情况,也可用于比喻社会上的腐败现象。

故事起源

  • 疽肿一词最早出现于《史记·匈奴列传》:“怀王曰:‘夫胡人易虑而难忘,犹疽肿之成瘤也。’”成语“疽肿”本指肉体上的疾病,后来引申为比喻社会上的腐败现象。

成语结构

  • 由两个形容词组成。

例句

  • 1. 这个单位的腐败现象已经发展成了一种疽肿。2. 社会上的疽肿问题需要加强治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词语“疮痈肿胀”来记忆疽肿的含义。

延伸学习

  • 1. 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医学中有关疾病的词汇。2. 学习其他与疾病相关的成语,如“疾病入膏肓”、“病入膏肓”。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脸上长了一个大疽肿。2. 初中生:这个社会上的腐败问题已经形成了一种疽肿。3. 高中生: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清除社会上的各种疽肿。

拆字解意

疽肿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