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榷算在词典中的解释
quèsuàn

榷算

拼音què suàn

注音ㄑㄩㄝˋ ㄙㄨ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征收算赋。《新唐书·陆贽传》:“聚兵日众,供费日博,常赋不给,乃议蹙限而加敛焉;加敛既殫,乃别配之;别配不足,於是榷算之科设,率贷之法兴。”

基本含义

  • 榷算指的是商讨和确定价格或利益分配的过程。也可以用来形容商谈或协商的情景。

详细解释

  • 榷算一词中的“榷”原指古代的商贾集市,而“算”则表示计算和确定。榷算的含义是指在商贸活动中商讨和确定价格或利益分配的过程。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商谈或协商的情景。

使用场景

  • 榷算这个成语常用于商业领域,特别是涉及价格谈判、利益分配等方面。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进行商务谈判、政治协商或其他协商场合时的情景。

故事起源

  • 榷算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据传,春秋时期,鲁国的昭公想要从晋国购买一批珍贵的宝剑。昭公派遣使者前往晋国进行谈判,最终在商议过程中达成了一个令双方都满意的价格和利益分配方案。后来,人们将这种商讨和确定价格的过程称为“榷算”。

成语结构

  • 榷算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榷”和“算”分别表示商贾集市和计算的意思。

例句

  • 1. 在商业谈判中,双方需要进行榷算,以达成一个公平合理的价格。2. 政府与企业代表进行了长时间的榷算,最终达成了一项有利于双方的协议。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榷算”这个成语与商业谈判、利益分配等相关的场景联系起来,形成联想。可以想象自己参与了一场商业谈判,通过榷算来确定价格和利益分配,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商业谈判和协商相关的成语,例如“商量”、“讨价还价”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们在商店里买东西的时候,爸爸妈妈会和店主榷算价格。初中生:老师和学生们在班会上进行了榷算,决定了学校的活动安排。高中生:在大学申请过程中,学生和家长需要进行榷算,确定最适合的学校和专业。

拆字解意

榷算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