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系
拼音guàn xì
注音ㄍㄨㄢˋ ㄒ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籍贯世系。
贯木捆绑。指被拘囚。 清 吴应箕 《南京闻易曦侯骂贼死》诗:“奄忽遭焚掠,贯係索金钱。”
贯穿连结。《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卷十九:“佛言持三股杖,以绳繫杖。绳不肯住,佛言近上应穿为三孔,以绳贯繫。” 宋 徐兢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车马·牛车》:“每载物於其上,必以草绳贯繫,方免倾覆。”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一章第五节:“已又于 磁州 得骨制之贝,染以绿色或褐色,状与真贝不异,而有两穿或一穿,以便贯系。”
基本含义
- 贯穿、连接
详细解释
- 贯系指的是贯穿或连接不同事物或环节。它强调了事物之间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使用场景
- 贯系常用于形容某个事物或行为与其他事物或行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关联。可以用来形容人际关系、思维逻辑、工作流程等。
故事起源
- 贯系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述而》中,原文是“贯於未萌”。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先贯彻执行一件事情,然后再考虑其他事情。后来,人们将其引申为贯穿、连接的意义。
成语结构
- 贯系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贯”表示贯穿、连接,第二个字“系”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
例句
- 1. 我们要在整个项目中贯系思想、目标和行动。2. 他的言行举止始终贯系着诚实和正直的原则。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贯系”与贯穿、连接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结。可以想象一根线贯穿穿过不同的物体,将它们连接在一起,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贯系的成语和相关的成语,例如“贯彻始终”、“贯若破竹”等。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与连接和连贯性相关的词语和成语,扩展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们要贯系学习和游戏时间,做到学习和娱乐的平衡。初中生:这篇文章贯系了作者的思想和观点,很有逻辑性。高中生:政府部门应该贯系社会各方面的需求,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大学生:创业要贯系创新和市场需求,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