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对跖在词典中的解释
duìzhí

对跖

拼音duì zhí

注音ㄉㄨㄟˋ ㄓ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犹对立。 郭沫若 《再论<石鼓文>之年代·导言》:“ 马 説与余説对蹠,甚且可云不能两立。”
    (2).指对立的地位。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杨振声 的文笔,却比《渔家》更加生发起来,但恰与先前的战友 汪敬熙 站成对蹠。”

基本含义

  • 形容两个人或两件事物完全相称,相互配合得很好。

详细解释

  • 对跖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对”和“跖”。其中,“对”表示相对、相互,而“跖”是指人的脚掌。成语中的“对跖”形象地比喻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之间完全相称,配合默契,协调一致。

使用场景

  • 对跖一词常用于形容夫妻、朋友、搭档等关系密切的人之间的默契配合,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的协调和一致。在工作、学习、运动等领域中,如果两个人或两个团队的配合非常默契,可以形容他们是“对跖”的。

故事起源

  • 对跖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项羽本纪》。据记载,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战争中,经常与他的好友范增一同行动。两人之间的默契配合令人赞叹,被形容为“对跖”。后来,这个成语就被用来形容任何两个人或两个事物之间的完美配合。

成语结构

  • 成语“对跖”的结构比较简单,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们两个人在工作上是对跖的,总能互相配合得很好。2. 这支足球队的前锋和中场是对跖的,他们的配合非常默契。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对跖”。可以想象两只脚掌完美地对称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象征着两个人或两个事物之间的完美配合和默契。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配合、默契相关的成语,如“如胶似漆”、“心心相印”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两个人在排练舞蹈的时候是对跖的,舞蹈动作配合得很好。2. 初中生:我们班级的篮球队员配合默契,他们在比赛中总能打出对跖的表现。3. 高中生:她和她的朋友在音乐创作上是对跖的,经常能合作出很有创意的作品。

拆字解意

对跖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