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蓣
拼音yīn yù
注音ㄧㄣ ㄧㄩˋ
繁体
基本解释
莞草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茵蕷》。
基本含义
- 形容地面上的草木茂盛。
详细解释
- 茵蓣,又称“茵藻”,原指一种茂盛的水草,后来用以比喻地面上的草木茂盛,景色美丽。形容环境优美,繁荣昌盛。
使用场景
- 茵蓣常用于形容自然环境或景色优美,也可以用于形容事物繁荣昌盛的状态。可以用来形容花园、公园、田野等地方的景色,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区或行业的繁荣发展。
故事起源
- 茵蓣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茵陈》中,原意是指一种水生植物。后来,人们将茵蓣比喻为地面上茂盛的草木,形容环境美丽、富饶。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词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这座花园里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景色如诗如画,真是一片茵蓣。2. 近年来,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一个茵蓣之地。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茵蓣这个词与美丽的花园、繁荣的景象相联系,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茵蓣这种植物的特点、生长环境等,以加深对茵蓣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花园里的花草长得很茵蓣,好看极了!2. 初中生: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非常茵蓣,吸引了很多投资。3. 高中生:在这个大学校园里,知识的茵蓣让我感到无比自豪。4. 大学生: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非常茵蓣,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