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蔑尔在词典中的解释
mièěr

蔑尔

拼音miè ěr

注音ㄇㄧㄝ ˋ ㄦˇ

繁体

基本解释

  • (1).犹默然。《南齐书·王僧虔传》:“或有身经三公,蔑尔无闻;布衣寒素,卿相屈体。”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稽古之谈,几乎絶侣;横经之席,蔑尔无闻。” 宋 欧阳修 《论台谏官唐介等宜早牵复札子》:“至於谋猷启沃,蔑尔无闻,上辜圣恩,下愧清议,人虽未责,臣岂自安。”
    (2).轻慢、鄙弃的样子。《北史·张彝传》:“ 彝 爱好知己,轻忽下流,非其意者,视之蔑尔。”

基本含义

  • 蔑尔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轻视、藐视。

详细解释

  • 蔑尔由两个字组成,蔑和尔。蔑意为轻视、不屑,尔是古代对人的称呼。蔑尔合在一起表示对某人轻视、不屑。

使用场景

  • 蔑尔常用于描述对某人的轻视或藐视态度。可以用于形容对某人的言行不屑一顾,不把对方放在眼里的情况。

故事起源

  • 蔑尔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当时,齐国大夫子贡前去拜访鲁国,鲁国人对他的礼遇非常不友好,甚至连最基本的礼节都不给予。子贡对此感到非常愤怒,但他仍然保持了冷静和礼貌,没有表露出自己的怒火。后来,子贡回到齐国后,他的朋友问他对待鲁国人的态度,子贡回答说:“蔑尔”,意思是对鲁国人的轻视和不屑。

成语结构

  • 蔑尔是一个主谓结构的成语,由动词“蔑”和代词“尔”组成。

例句

  • 1. 他对别人的批评总是蔑尔一笑。2. 小明的成绩一直很好,但他从不蔑尔他人。

记忆技巧

  • 想象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不屑一顾的表情,将这个表情与蔑尔这个词语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与蔑尔相关的成语,如“蔑视”、“藐视”等,以扩大对这类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他们在玩具上涂鸦,蔑尔地笑着看着那些玩具。2. 小学生:他蔑尔地看着那个不会做题的同学。3. 中学生:他对那些不努力学习的同学总是蔑尔一笑。4. 大学生:他蔑尔地看着那些只顾玩乐而不学习的同学。

拆字解意

蔑尔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