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苟偷在词典中的解释
gǒutōu

苟偷

拼音gǒu tōu

注音ㄍㄡˇ ㄊㄡ

繁体

基本解释

  • “苟且偷安”之略语。 宋 曾巩 《策问二》:“朕于士民,惫精刻意以待其善,而天下靡靡,便文苟偷而已。” 宋 陆游 《成都府江渎庙碑》:“上漏旁穿,风雨入屋,支倾苴罅,苟偷岁月。” 章炳麟 《五无论》:“虽然,是四制者,特初级苟偷之法,足以补苴衅隙而已。”
    苟媮:同“ 苟偷 ”。 唐 元稹 《阳城驿》诗:“栖迟居 夏 邑,邑人无苟媮。” 宋 苏轼 《应制举上两制书》:“ 周 之衰也,时人莫不苟媮而不立, 周 虽欲其立,而不可得也,故 周 亡。” 清 薛福成 《代曾侯相忠孝录序》:“人习於苟媮非一日,往往临危之际,巧伺形便,以为趋避。”

基本含义

  • 苟且偷安,只顾眼前,缺乏远见和勇气。

详细解释

  • 苟偷是一个贬义词,指的是人们只顾眼前的小利益,不顾大局,缺乏远见和勇气。这个成语用来批评那些只顾自己小利益,不顾大局,缺乏远见和勇气的人。

使用场景

  • 苟偷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只顾眼前的小利益,不顾大局,缺乏远见和勇气的人。比如,我们可以用苟偷来批评那些只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不顾及他人利益和社会发展的人。

故事起源

  • 苟偷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个人偷了别人的东西,被抓住以后,他辩解说:“我只是苟且偷安,只顾眼前,不想太多。”从此以后,人们用苟偷来形容那些只顾眼前,不顾大局的人。

成语结构

  • 苟偷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苟”是形容词,表示只顾眼前,不顾大局;“偷”是动词,表示窃取、盗取。

例句

  • 1. 他只顾自己的小利益,完全是个苟偷的人。2. 这种苟偷的行为是对社会道德的严重背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苟偷”与“只顾眼前,缺乏远见和勇气”这个含义联系起来记忆。另外,可以将“苟”字的读音“gǒu”与“狗”联系起来,因为狗经常只顾眼前,追逐自己的小利益。

延伸学习

  • 苟偷这个成语是批评那些只顾眼前,不顾大局的人的,我们应该学会远见和勇气,不要只追求眼前的小利益。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只顾自己玩耍,不愿意分享玩具,真是苟偷的孩子。2. 初中生:有些同学只顾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愿意帮助其他同学,太苟偷了。3. 高中生:一些学生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顾及团队合作和整体利益,真是苟偷之辈。

拆字解意

苟偷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