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脚鼓
拼音xiàng jiǎo gǔ
注音ㄒㄧㄤˋ ㄐㄧㄠˇ ㄍ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傣 族击乐器, 景颇 、 阿昌 、 布朗 等民族亦采用之。因形似象脚而得名。上端较粗,下端呈喇叭状。木制鼓身,羊皮蒙面,形状大小不等,大者长约130厘米。鼓声宏壮深沉,有独特音色。演奏时,斜挂肩上,用手拍击鼓面,多用于舞蹈伴奏。
基本含义
- 比喻形式僵化,缺乏活力。
详细解释
- 象脚鼓这个成语是由“象”、“脚”和“鼓”三个词组成的。其中,“象”指的是大象,象征庄重和稳定;“脚”指的是大象的脚,象征力量和稳定性;“鼓”指的是鼓乐器,象征活力和节奏感。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形式僵化,缺乏活力,如同大象脚上的鼓没有声音一样。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某种事物或活动缺乏新意和创造力,显得呆板和无趣。它可以用来批评一些固守旧观念、不愿改变的人或事物,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表演或活动缺乏生气和吸引力。
故事起源
- 关于象脚鼓的故事起源尚不明确,但是成语中的大象脚鼓形象生动,富有视觉冲击力,使得这个成语很容易被人们记住和理解。
成语结构
- 象脚鼓是一个由三个词组成的成语,每个词都有自己的独立含义,但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完整的意义。
例句
- 1. 这个演出太象脚鼓了,完全没有新意。2. 我们需要创新,不能一直停留在象脚鼓的阶段。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大象脚上的鼓与缺乏活力的事物形象联想,或者将象脚鼓与呆板无趣的情景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呆若木鸡”、“一成不变”等,来加深对形式僵化、缺乏活力的事物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课的时候,有些同学都坐得象脚鼓一样,一动不动。2. 初中生:这个游戏太无聊了,都是些象脚鼓的任务,没有新意。3. 高中生:我们学校的校园活动都太象脚鼓了,需要更多创新和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