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杖马箠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àngchuí

杖马箠

拼音zhàng mǎ chuí

注音

繁体杖馬箠

基本解释

  • 执马鞭。《汉书·娄敬传》:“杖马箠去居 岐 ,国人争归之。” 颜师古 注:“箠,马策也。杖谓柱之也。云杖马箠者,以示无所携持也。”

基本含义

  • 指对人进行严厉的惩罚或斥责。

详细解释

  • 杖:用棍子打;马:指要打的人;箠:指打人的工具,也是一种刑具。杖马箠意为用棍子打人,表示对人进行严厉的惩罚或斥责。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对罪恶行为或错误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或批评。可以用于描述某人受到严厉的责备或惩罚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左传·成公十一年》记载了一个故事。公元前544年,齐国国君齐成公杀死了他的大臣子牟尼,引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齐成公的儿子齐庄公继位后,为了平息民众的愤怒,决定对他的父亲进行严厉的惩罚。他让齐成公骑在马上,然后用箠子打他,以示对他的斥责和惩罚。这个故事成为了成语“杖马箠”的来源。

成语结构

  • 主语+杖马箠

例句

  • 1. 他因为犯了大错,被领导杖马箠了一顿。2. 这个小偷被抓住后,受到了杖马箠的惩罚。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杖马箠”联想成一个人被骑在马上,然后被用箠子打的场景。通过想象这个场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责无旁贷”、“斥责”等,进一步扩展对于批评和惩罚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我杖马箠,因为我没有完成作业。2. 初中生:他因为打架被学校杖马箠了一顿。3. 高中生:他因为考试作弊被老师杖马箠了一顿。4. 大学生:他因为迟到被辅导员杖马箠了一顿。

拆字解意

杖马箠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