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遍格
拼音zhāi biàn gé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摘遍格
别名:雍正
格规:谜底须用两字以上的同盖头部首的词或组词。
格法:排除谜底每字的同盖头部首,只读下半截的字。
谜例:⒈朝辞白帝彩云间(用物) 篱笆
⒉俱往矣(县名) 莱芜
释例:例⒈谜底‘篱笆’各去掉上半截同盖头部首‘’字,成‘离巴’切题。例⒉谜底各去掉上半截的草字头,成‘来无’切题。
附注:①‘摘遍’系乐曲解数,因曲有数十解,每解数叠,‘摘遍’是裁截几解几叠的意思。谜定此格,也是取其形和义关系。许多人都用‘摩顶格’代用,实则误。②从‘维民所止’句而来。‘维’和‘止’谓‘雍正’二字少了头之故。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辞或文章极为精妙,无可挑剔。
详细解释
- 摘遍格源自《左传·僖公十三年》,意为摘取每一片竹叶。比喻言辞或文章每一句都非常精妙,毫无瑕疵。形容文辞或文章的精巧程度。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言辞或文章非常精妙,无可挑剔的情况。可以用于赞美他人的文笔或口才。
故事起源
- 摘遍格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僖公十三年》。当时,晋国公子重耳为了劝进父亲晋僖公与齐国的联姻,他写了一篇劝进的文章,文章每一句都非常精妙,毫无瑕疵。晋僖公看后对公子重耳赞叹不已,称其文章如同摘取每一片竹叶,无可挑剔。从此,摘遍格成为了形容言辞或文章精妙的成语。
成语结构
- 摘遍格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摘”是动词,“遍格”是宾语。
例句
- 1. 他的演讲简直是摘遍格,每一句都让人叹为观止。2. 这篇文章写得摘遍格,非常动人。3. 她的口才真是摘遍格,无论说什么都能说得非常出色。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摘遍格想象成一个人在竹林中摘取每一片竹叶,表示言辞或文章非常精妙,毫无瑕疵。可以通过想象竹叶的形状和颜色,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摘遍格相关的成语,如“摘句剔抉”,意为摘取每一句话,剔抉出其中的精妙之处。也可以学习其他与文辞、文章相关的成语,如“文不加点”、“辞不达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篇作文写得真是摘遍格,老师一定会给我好成绩的。2. 初中生:老师的讲解简直是摘遍格,每一句都让我们很容易理解。3. 高中生:这篇小说的描写非常摘遍格,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作者的才华。4. 大学生:他的演讲技巧真是摘遍格,能够很好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