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连环鼎
拼音sì lián huán dǐng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四连环鼎sì lián huán dǐng
简介
[英] The ancient cooking vessel with four interlocked rings
四连环鼎,战国时期青铜烹饪器。四鼎相同,腹部相连,共有4足和6个附耳,造型新巧别致。盖为圆拱形,子母口,缝合严实。盖面饰二圈凸弦纹和三个牺纽,牺纽略高于正中小纽,因此取盖仰放时,三牺纽便成三足,还可盛放食物。
鼎,一般都有二耳,此四连环鼎的四鼎只有6耳,但是前后、左右看来,每个鼎还是有二耳。四鼎只有4个高蹄足,足根部作兽面纹,足中部作活页状,可以向内折叠。内折射鼎底着地,撑起来,鼎底凌空。升高放低,活动自如。这种罕见的战国铜鼎,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专家认定,它是战国时楚国之器,表现了楚人的审美情趣,也是楚人奢侈豪华生活的见证。
战国时期,楚国由湖北省迁往安徽建都长达19年,历经4个王。因此,楚国遗物包括青铜器,在安徽出土的较多。民国22年(1933年),在安徽寿县楚王墓中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器,其中有很多铜鼎的造型、纹饰与四连环鼎形式酷肖。
安徽古代青铜器,和黄河流域青铜器一样,发展很早,无论是浇铸、造型、纹饰,与中原文化有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但又呈现出地区性的特色。它们不像北方诸国青铜器多雄浑凝重,而是只图效用,不尚雕饰,因此少典雅、威严,多简朴灵巧。
四连环鼎,就如同现代的分隔火锅,同时可以烧煮四样不同的食物。出土这件四连环鼎的地方,还发现一件楚国的青铜蒸炊器,名字叫“甗“(音演)。上体盛食物,下体盛水烧煮,中间有通气的箅(音必)。铜甗,相当于现代的蒸锅。 战国时“火锅”与“蒸锅”的发现,向我们展示出2000多年前人们的享乐生活,也使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了中华古老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四连环鼎在安徽地区出土,安徽地区的青铜器以它丰富的内涵、多彩的文化、精湛的工艺以及鲜明的特色而闻名全国,时空跨越千余年,与青铜器的兴衰相始终。中原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群舒文化在这里互相交流、影响、渗透与吸收,促进了本地区的发展;吴越器的精巧细腻,楚器的气势恢弘,蔡器的兼容并蓄,群舒器的清新别致,无一不显现出上述文化交融的痕迹。透过这些器物,不但能看到安徽古代先民的卓越智慧和创造能力,而且可以从中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是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重要实物资料。
基本含义
- 形容事物连接紧密,一个环环相扣
详细解释
- 四连环鼎是古代的一种烹饪用具,由四个环相连而成。这个成语比喻事物之间连接紧密,一个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整体。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事物之间关联紧密,环环相扣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
故事起源
- 四连环鼎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相传,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名叫孟尝君的官员,他非常重视治国的方法和策略。有一天,他看到了一个四连环鼎,觉得它的形状非常有趣,而且每个环都和其他环紧密相连。孟尝君想到,一个国家的治理也应该像这个四连环鼎一样,各个方面都要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于是,他开始努力实践这个理念,最终使得齐国变得强大繁荣。
成语结构
- 四连环鼎的结构是“四个环相连而成”,形容事物之间连接紧密,一个环环相扣。
例句
- 1. 这个项目的各个环节都很重要,我们要像四连环鼎一样,紧密协作。2. 这家公司的各个部门之间联系紧密,形成了一个四连环鼎的组织结构。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四个环相连的形象,将四连环鼎与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等,来拓展对事物之间连接紧密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同学就像四连环鼎一样,互相帮助,团结合作。2. 初中生:这个团队的成员之间紧密协作,形成了一个四连环鼎,取得了很好的成绩。3. 高中生:这本书的每个章节都与前后章节紧密关联,形成了一个四连环鼎的结构,很有逻辑性。4. 大学生:我们研究小组的成员各个专业背景不同,但是我们的研究方向却紧密联系,就像一个四连环鼎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