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铿耾在词典中的解释
kēnghóng

铿耾

拼音kēng hóng

注音ㄎㄥ ㄏㄨ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鏗鈜 ”。象声词。形容声音洪亮。《文选·左思<吴都赋>》:“与夫唱和之隆响动,鐘磬之鏗耾有殷。” 李善 注:“鏗耾,大声。”按,耾,五臣本从金作“鈜”。 宋 苏轼 《李公择求黄鹤楼诗》:“石扉三扣声清圆,洞中鏗鈜落门关。”

基本含义

  • 形容声音清脆响亮。

详细解释

  • 铿耾是一个由两个形声字构成的成语,其中“铿”表示金属撞击发出的声音,而“耾”则表示声音强烈、响亮。因此,铿耾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声音清脆响亮的特点。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击鼓、敲锣、敲钟等金属器物发出的声音清脆响亮,也可以用来形容声音激烈、高亢的情况。

故事起源

  • 铿耾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描述了秦始皇在巡视时听到的一片锣鼓声。故事中,秦始皇听到铿锵有力的锣鼓声,感到非常震撼和振奋,因此使用了铿耾这个成语来形容这种声音的清脆响亮。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例句

  • 1. 锣鼓声铿耾,热闹非凡。2. 他的演讲声音铿耾,吸引了全场观众的注意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一个庄严肃穆的场合,听到一阵铿锵有力的锣鼓声,感受到声音的清脆响亮,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铿锵有力”、“声嘶力竭”等,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敲了一下锣,发出了铿耾的声音。2. 初中生:他的歌声铿耾,引来了观众们的掌声。3. 高中生:这个演讲者的声音铿耾有力,让人印象深刻。4. 大学生:在音乐会上,乐队奏出的音乐铿耾激昂,让人沉浸其中。

拆字解意

铿耾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