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芩
拼音tiáo qín
注音ㄊㄧㄠˊ ㄑㄧ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黄芩的一种。子芩的异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黄芩》﹝释名﹞:“内实者名子芩、条芩…… 时珍 曰:‘子芩乃新根,多内实,即今所谓条芩。’”
英文翻译
1.【医】RADIX SCUTELLARIAE
基本含义
- 指人的性格刚直,不阿谀奉承。
详细解释
- 条芩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条指直,芩是一种植物,形容其茎直挺。引申为人的性格直爽,不阿谀奉承。形容人正直坦率,不屈从于权贵。
使用场景
- 条芩一词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特点,可以用于夸赞或者批评。在正式场合中,可以用于赞美有正直品质的人,也可以用于批评那些阿谀奉承的人。
故事起源
- 《史记·张丞相列传》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张仪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不屈从于权贵,最终被赞赏。这个故事中的张仪就具有条芩的特点,因此“条芩”一词由此而来。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的性格非常条芩,从不阿谀奉承。2. 领导喜欢他,因为他一直保持着条芩的品质。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条芩”联想为一根笔直的竹竿,象征着人的性格直爽,不屈从于权贵。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古代文学作品,了解更多关于条芩的故事和引申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条芩的同学,从不和别人作弊。2. 初中生:老师夸奖他是一个条芩的学生,从不向权威低头。3. 高中生:他的条芩品质让他在班级中备受尊敬。4. 大学生:他的条芩性格使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学生领袖。5. 成年人:在这个阿谀奉承的社会中,他一直保持着条芩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