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志行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ìxíng

志行

拼音zhì xíng

注音ㄓㄧˋ ㄒ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 ◎ 志行 zhìxíng
    [aspiration and behaviour] 志向和操行

详细解释

  • (1).志向和操行。《易·屯》:“《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汉书·傅喜传》:“少好学问,有志行。” 唐 李华 《三贤论》:“ 元 之志行当以道纪天下, 刘 之志行当以‘六经’谐人心, 萧 之志行当以中古易今世。” 清 施闰章 《送孙豹人舍人归扬州序》:“同荐诸人奇其遇,高其志行,属 施子 为赠序。” 鲁迅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终身穷苦的 约翰孙博士 ,志行吐属,过于贵族。”
    (2).志意得行。《易·升》:“《彖》曰:……‘南征吉’,志行也。” 孔颖达 疏:“其志得行也。”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的志向和行为。形容一个人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定的行动。

详细解释

  • 志行是由“志”和“行”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志”表示人的志向、抱负和理想,“行”表示人的行为、行动和实践。志行指一个人的志向和行为,强调一个人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定的行动。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定的行动。可以用来赞美有志向、有行动力的人,也可以用来批评没有志向、没有行动力的人。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一个故事。秦末乱世,项羽带领大军起义,誓要推翻暴虐的秦朝。他在攻占咸阳后,下令全军放火烧城,以示决心。项羽的将士们看到这一壮举,纷纷表示愿意追随项羽,一同建立新的政权。后来,人们用“志行”来形容项羽的决心和行动力。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动词“志”是主动词,“行”是宾语。

例句

  • 1. 他的志行高远,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2. 这位企业家不仅有远大的志向,还付诸了实际的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记忆技巧

  • 可以把“志行”理解为“志向行动”,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也可以通过和项羽的故事联系起来,想象项羽烧咸阳的壮举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志向和行动相关的成语,如“志存高远”、“行动派”等,进一步丰富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名医生,这是我的志行。2. 中学生: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社会不公平的现象,这是我的志行。3. 大学生:我决心要投身乡村教育事业,为农村地区的孩子们带去更好的教育,这是我的志行。4. 成年人:我希望能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是我的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