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积怠在词典中的解释
dài

积怠

拼音jī dài

注音ㄐㄧ ㄉㄞ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怠惰成习。 汉 王符 《潜夫论·三式》:“夫积怠之俗,赏不隆则善不劝,罚不重则恶不惩。”

基本含义

  • 积累懒惰、拖延的习惯。

详细解释

  • 积怠是由“积”和“怠”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积指积累、积聚,怠指懒惰、拖延。积怠表示一个人长期以来养成的懒惰、拖延的习惯,形容人懒散无为,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

使用场景

  • 积怠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等方面懒散拖延,没有积极进取的态度。可以用于讽刺、批评某人的懒惰行为,也可以用于自我警示、激励自己要积极进取。

故事起源

  • 关于积怠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起源,但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视勤奋努力的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勤奋努力被视为一种美德,而懒惰拖延则被认为是一种不好的习惯。

成语结构

  • 积怠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动词“积”和动词“怠”组成。

例句

  • 1. 他长期以来积怠成性,没有一点进取的精神。2. 不要让自己陷入积怠的状态,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积怠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长时间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遥控器,一直不肯起身去做任何事情。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积怠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积怠相关的成语,如“积劳成疾”、“积势如山”等,来扩展对积怠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总是做作业拖拖拉拉,真是积怠成性。2.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不能陷入积怠的状态。3. 中学生:考试要到了,不能再积怠了,要好好复习。4. 大学生:大学生活忙碌,不能因为享受而积怠。5. 成年人:工作中不能有积怠的心态,要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

拆字解意

积怠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