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之夭夭
拼音táo zhī yāo yāo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táo zhī yāo yāo ㄊㄠˊ ㄓㄧ ㄧㄠ ㄧㄠ
逃之夭夭
◎ 逃之夭夭 táozhīyāoyāo
[make one‘s getaway;show a clean pair of heels] 由《诗·周南·桃夭》中的“桃之夭夭”句转化而来,“桃”,“逃”谐音,是逃跑的谐称
他带着偷来的东西逃之夭夭了
基本含义
- 逃跑得很快,不留下任何痕迹。
详细解释
- 逃之夭夭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逃跑得很迅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夭夭意味着年轻,生命力旺盛,表示逃跑得快速且轻松,没有受到任何阻碍。
使用场景
- 逃之夭夭常用于形容逃避责任、逃避惩罚或逃避困境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事物的迅速消失或消逝。
故事起源
- 逃之夭夭最早出自《国语·周语上》。相传,战国时期,楚国的公子重耳因为受到楚怀王的嫉妒而被迫流亡。他经历了许多困难,但最终成功逃离楚国,并最终成为了晋国的国君。逃之夭夭这个成语就是用来形容他逃跑得非常迅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成语结构
- 逃之夭夭由四个汉字组成,其中“逃”和“之”为动词,“夭”和“夭”为形容词。
例句
- 1. 他犯罪后逃之夭夭,一直没有被抓到。2. 这个问题太难了,我只能逃之夭夭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逃之夭夭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逃跑时非常迅速,像夭夭一样年轻活力,轻松而且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逃之夭夭相关的成语,如逃之朝朝、逃之若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考试没准备好,看到老师过来就逃之夭夭,躲到了厕所里。2. 初中生:小红偷了同学的钱包,被发现后逃之夭夭,再也没有见过她。3. 高中生:考试成绩出来后,他发现自己不及格了,于是逃之夭夭,不敢面对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