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愍恻在词典中的解释
mǐn

愍恻

拼音mǐn cè

注音ㄇㄧㄣˇ ㄘㄜ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怜悯。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江州 ( 王彬 )当人彊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及覩衰厄,必兴愍惻。”《旧唐书·李渤传》:“帝愍然良久曰:‘比諫官论奏,但言 发 屈,未尝言不敬之罪,亦不言有老母。如卿等言,寧无愍惻。’”《红楼梦》第八七回:“属在同心,能不为之愍惻乎?”

基本含义

  • 同情,怜悯

详细解释

  • 愍恻是一个由两个相近意义的词语组成的成语。愍指的是对他人遭遇困苦或痛苦感到同情;恻指的是对他人遭受痛苦或不幸感到痛心。因此,愍恻表示对他人的遭遇感到同情和痛心。

使用场景

  • 愍恻常用于描述对他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痛心之情。可以用于表达对灾难、悲剧或不幸事件的关切和同情之情。

故事起源

  • 愍恻最早出自《诗经·小雅·小宛》:“愍彼懥兮,又何可以言兮?愍彼迫兮,又何可以迁兮?”意思是说对于别人的痛苦,我们只能感到同情和痛心,却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后来,愍恻逐渐成为描述同情和怜悯之情的成语。

成语结构

  • 愍恻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语组成。

例句

  • 1. 在灾难面前,我们应该愍恻受难者的遭遇,尽力帮助他们。2. 他对那个失去亲人的孩子表达了深深的愍恻之情。3. 我们应该用愍恻的眼光看待弱势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愍恻拆分为愍和恻进行记忆。愍可以联想到“敏感”,表示对他人遭遇敏感,容易同情;恻可以联想到“悲恸”,表示对他人遭受痛苦感到悲痛。通过联想记忆,可以更容易记住愍恻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愍恻相关的成语,如愍怜、怜悯、同情等,扩展对同情和怜悯之情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看到流浪猫的遭遇感到愍恻,决定给它们提供食物和庇护。2. 初中生:听到同学家里发生火灾的消息,我感到愍恻,立即捐款帮助他们重建家园。3. 高中生:在报纸上看到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的生活条件,我深感愍恻,决定参加志愿者活动为他们提供帮助。

拆字解意

愍恻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