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匿丧在词典中的解释
sàng

匿丧

拼音nì sàng

注音ㄋㄧˋ ㄙ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旧时官员祖父母、父母死,不呈报,不服丧,对外隐瞒或另择时日,谓之匿丧。《旧唐书·刘玄佐传》:“将佐初匿丧,称疾俟代,帝亦为隐,数日乃发丧。”《元典章·刑部三·不孝》:“ 刘浩然 状告: 臧荣 不依父姓改作 庄荣 ,伊父 庄觉 ,并母 陈氏 病故后受 吉州 路知事,不候服闕,匿丧之任,於例有违。”《清会典事例·吏部·为本生父母继母及庶祖母治丧》:“如有匿丧不报者,照匿丧例革职。”

基本含义

  • 隐藏悲伤或哀怨之情绪

详细解释

  • 匿丧是由“匿”和“丧”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匿”表示隐藏、隐瞒,“丧”表示悲伤、失落。匿丧的基本含义是指隐藏自己内心的悲伤或哀怨之情绪,不向外界展示。

使用场景

  • 匿丧常用于描述人们在面对挫折、失败或失去亲人等不幸事件时,不愿意表露内心的悲伤和伤痛。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外表看起来很坚强,但内心却充满了悲伤和痛苦。

故事起源

  • 匿丧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叫主父偃的人,他的父亲去世后,他为了不让人看到自己的悲伤,把自己的长发剪掉,不哭不闹,表现得非常坚强。这个故事中的匿丧就是指主父偃隐藏悲伤的表现。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虽然失去了亲人,但他一直匿丧,不愿让别人看到他的悲伤。2. 面对失败,他选择了匿丧,不让自己的情绪外露出来。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匿丧”的发音“你丧”进行联想,想象自己隐藏悲伤的情绪,不让别人看到。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情绪相关的成语,如“欢天喜地”、“喜出望外”等,来扩展对情绪表达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考试没考好,但我在学校里匿丧,不想让同学们看到我的失落。2. 初中生:我爷爷去世了,我虽然很难过,但我选择匿丧,不让家人担心。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失败,我选择匿丧,默默承受内心的伤痛,不想让父母担心。

拆字解意

匿丧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