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锢
拼音xǐ gù
注音ㄒㄧˇ ㄍ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贬谪禁锢。《后汉书·谢弼传》:“又故太傅 陈蕃 ,辅相陛下,勤身王室,夙夜匪懈,而见陷羣邪,一旦诛灭。其为酷滥,骇动天下,而门生故吏,并离徙錮。 蕃 身已往,人百何赎!”
基本含义
- 指把人囚禁在某个地方,不准离开。
详细解释
- 徙锢是由“徙”和“锢”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徙指迁移、转移,锢指囚禁、束缚。徙锢形容人被囚禁在某个地方,无法自由行动。
使用场景
- 徙锢常用于形容人因各种原因而被限制在某个地方,无法自由离开。可以用来描述政治囚禁、思想束缚、身体禁锢等情况。
故事起源
- 《左传·哀公二十二年》中记载了一个关于徙锢的故事。公元前453年,鲁国的哀公因为喜欢上了一个妓女,被她迷惑而将国政搞乱。鲁国的大臣们为了挽救国家,决定将哀公徙锢在一座小城中,不让他离开。这个故事被后人用来形容被囚禁在某个地方的人。
成语结构
- 主语 + 谓语 + 宾语
例句
- 1. 由于政治因素,他被徙锢在这个小岛上,无法回到家乡。2. 这位作家因为言论不合政府意愿,被徙锢在家中,无法参加文学活动。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徙锢”与“被囚禁在某个地方”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被囚禁在一个小房间中,无法离开,从而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相关的成语,如“束缚”、“禁锢”等,进一步扩大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把调皮的学生徙锢在教室里,直到他们认真写完作业。2. 初中生: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被徙锢在家里,无法去学校上课。3. 高中生:政府对反对派进行徙锢,限制了他们的自由表达。4. 大学生及以上:这个国家的言论自由受到徙锢,人们不敢公开发表对政府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