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乐
拼音tōu lè
注音ㄊㄡ ㄌㄜˋ
繁体
基本解释
贪图享乐。《楚辞·离骚》:“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晏子春秋·杂上十二》:“圣贤之君,皆有益友,无偷乐之臣, 景公 弗能及,故两用之,仅得不亡。”《韩非子·六反》:“故法之为道,前苦而长利;仁之为道,偷乐而后穷。”
基本含义
- 暗自乐呵;心里暗自得意。
详细解释
- 偷乐指暗自乐呵,心里暗自得意。形容在不太好的环境中,能够找到乐趣,自得其乐。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仍能找到乐趣的人,或者形容在不理想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乐观心态的人。
故事起源
- 偷乐这个成语最初出自《庄子·外物》:“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鹿斗于梁间,其势脱者将墮于渊,势不脱者将入于梁。’惠子曰:‘奔者虽脱于梁,然已入于罔也;不奔者虽入于梁,然已脱于罔矣。’庄子曰:‘然则无奔者与?’惠子对曰:‘无奔者与。’庄子曰:‘善!则是喜僻而不知其所以然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庄子和惠子在观察鹿的行为时,得出了一个哲学的结论。庄子用“偷乐”来形容惠子的思考方式,即在困境中能够找到乐趣。
成语结构
- 偷乐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偷”是动词,表示暗中取得;“乐”是名词,表示快乐、乐趣。
例句
- 1. 尽管他生活在贫困中,但他总是能够偷乐自得。2. 面对困境,他始终保持着偷乐的心态。3. 小明虽然考试没考好,但他还是能够找到偷乐的乐趣。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偷乐”与“暗自得意”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困境中偷偷乐呵的样子,这样可以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偷乐”相关的成语,如“乐不思蜀”、“乐观其成”等,扩展对乐观心态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尽管下雨了,但我还是很偷乐地跳着雨中的小水洼。2. 初中生:即使考试没考好,我也能够在自己的努力中找到偷乐的快乐。3. 高中生:尽管生活有很多困难,但我相信只要保持偷乐的心态,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