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封门在词典中的解释
fēngmén

封门

拼音fēng mén

注音ㄈㄥ ㄇ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 ◎ 封门 fēngmén
    (1) [seal a door with paper]∶将封条贴于门上,不准打开
    (2) [say sth. definitive so as to prevent further discussion]∶把话说死不再改变;封口
    (3) [cover the couplet on door with white paper] 〈方〉∶旧时家里死了长辈,用白纸将门联或门神封住

详细解释

  • (1).封闭大门。 清 叶梦珠 《阅世编·学校五》:“又分号出题,题即密藏卷后。既封门,方示以题之所在。”
    (2).指查封。《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二回:“只留 青云 、 素云 、 紫云 三位师兄在此等候封门了。” 茅盾 《上海大年夜》:“债权人请法院去封门。”
    (3).比喻把话说死,不再改口。 巴金 《秋》三八:“他又封门似地说:‘我们不要再提 枚娃子 的事情。你最近听到外面有什么消息没有?’”
    (4). 浙江 青田石 品名。 清 叶梦珠 《阅世编·食货六》:“图书石,向出 浙江 处州 青田县 ,其精者为冻石也……其次者曰封门。”

基本含义

  • 关闭大门,不让外人进入。

详细解释

  • 封门是指关闭大门,不让外人进入。这个成语常用于比喻断绝来往、拒绝交往,也可以指禁止进入某个地方或限制某种行为。

使用场景

  • 封门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某个团体或组织不接受外界的干涉,拒绝与外界交流。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个地方对外界的限制,禁止进入。此外,封门还可以用于比喻某个人断绝来往,与人隔绝。

故事起源

  • 封门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传说。相传,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桓公为了防止外敌入侵,下令关闭国门,不让外人进入。他认为这样可以保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后来,封门成为了一个比喻,用来形容阻止外人进入的行为。

成语结构

  • 封门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封”和“门”。

例句

  • 1. 他对外界封门闭户,不愿与人交往。2. 这个组织封门自守,不接受外界的任何干涉。3. 政府封门禁止了市民进入危险区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封门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大门被封住,不让任何人进入,这样就能够记住封门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封门相关的成语,如“闭门思过”、“闭门造车”等,可以进一步丰富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小明不喜欢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他总是封门自守。2. 小学生:我不想和他做朋友,他经常封门闭户,不愿意和我们交流。3. 初中生:老师对我们的提问总是封门不回答,让我们感到很困惑。4. 高中生:他对我们的意见总是封门不听,不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