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威仪
拼音dōu wēi yí
注音ㄉㄡ ㄨㄟ 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道教职名。 宋 道教设左、右威仪,都威仪总其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 天庆 本 唐 天师观 ,诗后有 文与可 跋,大略云:‘ 高公 者,此观都威仪 何昌一 也。’”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行严肃庄重,态度端正。
详细解释
- 都威仪是由“都”、“威”和“仪”三个字组成的成语。都,意为都城,指京城;威,意为威严,指庄重;仪,意为礼仪,指庄重的仪态。都威仪形容言行严肃庄重,态度端正,常用来形容人的举止庄重、仪态端庄。
使用场景
- 都威仪多用于夸奖人的举止庄重、仪态端庄,也可用于形容场合庄重、庄严。适用于各种正式场合,如会议、演讲、颁奖典礼等。
故事起源
- 都威仪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宫廷文化。古代宫廷讲究礼仪,官员在皇帝面前必须端庄、庄重,言行举止严肃。因此,都威仪成语形容了宫廷里的严肃庄重和礼仪之风。
成语结构
- Subject + 都威仪
例句
- 1. 在重要场合上,他的举止都威仪,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 这位领导在会议上讲话时都威仪,语言严肃庄重。3. 在庄重的仪式上,大家的仪态都威仪,场面庄严肃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都威仪”与“都城威严仪态”进行联想,想象在都城中,人们的举止庄重、仪态端庄,以此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除了“都威仪”之外,还有许多与举止、仪态相关的成语,如“举止大方”、“态度端正”等,可以进一步学习这些成语,丰富自己的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我们都要保持都威仪,认真听讲。2. 初中生:参加开学典礼时,我们全体学生都要展现都威仪的形象,代表学校的风貌。3. 高中生:在参加模拟面试时,我努力保持都威仪,展现出自信和专业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