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饷遗在词典中的解释
xiǎng

饷遗

拼音xiǎng yí

注音ㄒㄧㄤˇ 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饟遗”。馈赠。《东观汉记·李恂传》:“无田宅财产,居山泽,结草为庐,餉遗无所受。”《北史·辛术传》:“及定 淮南 ,凡诸貲物,一毫无犯……及还朝,颇以饟遗贵要,物议以此少之。”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送故迎新,吏人疲於道路,四方守宰餉遗,一年咸数百万。”

基本含义

  • 指把钱财作为馈赠,送给别人。

详细解释

  • 饷,古代指给军队或官员发放的薪水、粮食等;遗,指馈赠、赠送。饷遗的基本含义是指把钱财作为馈赠,送给别人。这个成语强调了赠送者的慷慨和大方。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慷慨解囊,大方赠送财物的场景。可以用来形容对贫困地区、灾民等进行慈善捐助的行为,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朋友、亲人等给予帮助或馈赠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左传·宣公十二年》中记载了一个关于饷遗的故事。故事中,晋国宣公担心诸侯对他的国家财富产生嫉妒,于是他将大量的财物分发给其他国家,以示他们自己国家的财富并不多。这个故事中的“饷遗”形象地表达了宣公慷慨大方的品质。

成语结构

  • 主体部分是“饷遗”,两个字都有明确的意义,没有特殊的修饰词或者补充成分。

例句

  • 1. 他一直以来都乐于饷遗,帮助需要帮助的人。2. 这位慈善家经常饷遗贫困地区,改善当地人的生活条件。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饷遗”拆分为“饷”和“遗”两个部分进行记忆。可以联想“饷”为给军队发放的薪水、粮食等,表示慷慨赠与;而“遗”则可以联想为赠送、馈赠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慷慨赠与、慈善行为相关的成语,如“施舍”、“捐赠”等。同时,也可以学习与帮助他人、互助合作相关的成语,如“助人为乐”、“同舟共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经常饷遗我一些零花钱,让我学会如何正确使用钱财。2. 初中生:我看到有人遇到困难,我会饷遗一些食物给他们,帮助他们度过难关。3. 高中生:学校举办了一次慈善义卖活动,我决定饷遗一些物品,支持这个活动。4. 大学生:我希望通过饷遗一些书籍给贫困地区的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拆字解意

饷遗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