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中和在词典中的解释
zhōng

中和

拼音zhōng hé

注音ㄓㄨㄙ ㄏ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 ◎ 中和 zhōnghé
    (1) [neutralize]∶使中和
    用酸中和碱
    (2) [neutralization]∶相对的事物互相抵消,失去各自的性质
    酸碱中和

近义词

  • 中庸

英文翻译

  • 1.neutralization; balancing out; neutralize

详细解释

  • 同“ 中和 ”。《汉书·叙传上》:“欥中龢为庶几兮, 颜 与 冉 又不得。” 颜师古 注:“龢,古和字也。” 明 宋濂 《瑶芳楼记》:“况夫宫角之相参,羽徵之互奏,禁其忿慾之邪,宣以中龢之正。”
    (1).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儒家认为能“致中和”,则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于和谐境界。《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东观汉记·张纯传》:“谦俭节约,闺门中和。” 唐 权德舆 《奉和圣制中春麟德殿会百僚观新乐》:“大乐本天地,中和序人伦。” 清 赵翼 《安宁州汤池》诗:“性真抱中和,元气葆温燠。”
    (2).中正平和。《荀子·王制》:“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 杨倞 注:“中和谓宽猛得中也。”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闻其声音,油然愉快,游神宇下,含履中和。” 朱自清 《山野掇拾》:“他是个含忍与自制的人,是个中和的人。”
    (3).道教语。指元气。《太平经·和三气兴帝王法》:“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四:“中和炼九气,甲子谢三元。”
    (4).化学、物理名词。(1)指相当量的酸和碱互相作用生成盐和水。(2)指抗毒素或抗毒血清跟毒素起作用,产生其他物质,使毒素的毒性消失。(3)指物体的正电量和负电量相等而不显带电现象的状态。

基本含义

  • 指使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因素达到平衡,使之和谐统一。

详细解释

  • 中和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中,意为调和、协调。在现代汉语中,中和的含义更加广泛,指的是使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因素达到平衡,使之和谐统一。

使用场景

  • 中和一词常用于描述人际关系、文化交流、社会和谐等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的平衡与统一。

故事起源

  • 中和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中,原本用来描述宗庙祭祀中的礼仪和官员的职责。后来,这一概念逐渐扩展到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范畴。

成语结构

  • 中和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声成语,其中“中”为第三声,表示平衡、调和;“和”为第二声,表示和谐、统一。

例句

  • 1. 他善于中和各方的意见,使大家达成共识。2. 这个项目需要中和不同团队之间的利益冲突,才能顺利进行。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中和”。可以想象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因素,如火与水,通过中和达到平衡与和谐的状态。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和这个概念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中庸之道”,了解更多关于和谐统一的思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学会中和,不要和同学们发生争吵。2. 初中生:班级里的同学们要互相中和,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班集体。3. 高中生:在社交场合中,我们需要学会中和不同人的观点,以实现有效的沟通。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中和学习和社交的关系,既要努力学习,又要保持社交活动的平衡。5. 成年人:工作和家庭是我们生活中两个重要的方面,我们需要学会中和,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