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勾
拼音jiǎn gōu
注音ㄐㄧㄢˇ ㄍㄡ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检句 ”。稽查,检察。《旧唐书·蒋沇传》:“长史 韩朝宗 、 裴迥 咸以推覆检勾之任委之,处事平允,剖断精当,动为羣僚楷式。”《新唐书·蒋沇传》:“ 河南 尹 韩朝宗 、 裴迥 尝委讯覆检句,而处事平,剖断精允,羣寮莫能望也。”
基本含义
- 指审查、核对、盘点等工作。
详细解释
- 检勾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检”指审查、核对,而“勾”指盘点、清点。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进行审查、核对、盘点等工作,确保事物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使用场景
- 检勾常用于形容人们在工作或生活中进行仔细检查和核对的情景。它可以用来形容各种不同的工作场景,如财务人员进行账目核对、仓库管理员进行库存盘点、编辑人员进行文章审查等等。
故事起源
- 据传,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府机构。在古代,官府常常需要进行各种核对和审查工作,以确保政务的正常运转。而在进行这些工作时,人们常常使用一种特殊的工具,叫做“勾子”,用来盘点和核对文件、账目等。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工具的名称和这种工作的动作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检勾”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检勾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检”是动词,表示进行审查、核对的动作;“勾”是名词,表示盘点、清点的工具。
例句
- 1. 他每天都要花几个小时进行账目的检勾工作。2. 我们需要把这批货物的数量进行检勾,确保没有出错。3. 编辑人员在发表之前要对文章进行仔细的检勾。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拿着一个勾子在对文件进行核对和盘点的场景,以帮助记忆“检勾”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检勾”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审时度势”、“核对无误”、“盘点清楚”等等,以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让我们对作业进行检勾,以确保没有错误。2. 初中生:我们班级的学生会每个月都要对图书馆的图书进行检勾,确保没有丢失。3. 高中生:在准备高考期间,我会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检勾,以提高记忆效果。4. 大学生:我在写论文时会对引用的文献进行检勾,以确保没有出现抄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