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言
拼音jùn yán
注音ㄐㄩㄣˋ ㄧ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严正的言词。 明 宋濂 《故东吴先生吴公墓碣铭》:“或以非理来挠,必峻言折之。”《明史·隐逸传·杨恒》:“ 恒 性醇篤,与人语,出肺肝相示。事稍乖名义,輒峻言指斥。”
基本含义
- 直言不讳、言辞严厉、语气强硬的话语。
详细解释
- 峻言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言辞严厉、直截了当的话语。它通常用来形容人说话直率,毫不客气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批评他人的行为。
使用场景
- 峻言通常用于形容辞职信、批评信、公开演讲或辩论等场合,以表达强烈的意见或批评。
故事起源
- 《史记·陈涉世家》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陈涉起义前,他的朋友劝他要小心言辞,以免招来麻烦。陈涉回答说:“我有峻言之色,故能言峻。”这个故事中的“峻言”一词首次出现,后来被广泛引用,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峻言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以峻言指出了公司管理上的问题,引起了高层的重视。2. 老师用峻言批评了他的懒惰行为,让他深感惭愧。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峻言”与“直言不讳”这个类似的成语进行联想,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峻言”意思相近的成语,如“切中时弊”、“直抒胸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用峻言批评了他的不听话行为。2. 初中生:他在班会上用峻言批评了同学们的纪律问题。3. 高中生:老师用峻言指出了他的学习态度不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