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伏属在词典中的解释
shǔ

伏属

拼音fú shǔ

注音ㄈㄨˊ ㄕ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指隶属,下属。 唐 韩愈 《潮州谢孔大夫状》:“欲致辞为让,则乖伏属之礼;承命苟贪,又乖循省之道,进退反侧,无以自寧。”

基本含义

  • 属下跪伏在地,表示屈服、顺从。

详细解释

  • 伏属是一个动词短语,指属下或部下跪倒在地,表示屈服、顺从。常用于形容属下向上级或强权低头服从,也可用于形容强者屈服于弱者。这个成语在表示顺从、屈服方面具有贬义。

使用场景

  • 伏属常用于形容属下向上级或强权低头服从的场景,也可用于形容强者屈服于弱者的情况。比如,可以用于描述部下对上级的顺从,也可以用于描述强者被弱者打败后的屈服。

故事起源

  • 伏属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形容项羽屈服于刘邦。当时,项羽在垓下之战中败给了刘邦,刘邦派使者招降项羽,项羽最终屈服于刘邦。这个故事成为了伏属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伏属是一个动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部下对上级必须伏属,言听计从。2. 在这个国家里,人们只能伏属于独裁者的统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伏地”来记忆这个成语。伏地和伏属的发音相似,同时伏地也可以代表屈服、顺从,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顺从、屈服相关的成语,如“俯首帖耳”、“卑躬屈膝”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让我们做作业,我们只能伏属,不能违抗。2. 初中生:在军营里,士兵要对指挥官伏属,听从命令。3. 高中生:在这个国家,人们的言论自由被压制,只能伏属于统治者的意志。

拆字解意

伏属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