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方絮在词典中的解释
fāng

方絮

拼音fāng xù

注音ㄈㄤ ㄒㄩ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絮纸;纸。《初学记》卷二一引 汉 服虔 《通俗文》:“方絮曰纸。”《文房四谱》卷四引 唐 段成式 《与温庭筠云蓝纸绝句》序:“红方絮中,更拟相思之曲。” 宋 吴淑 《纸赋》:“方絮之体,平滑如砥。”

基本含义

  • 指人言过其实,夸大其词的言辞。

详细解释

  • 方絮是由“方”和“絮”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方指方言,絮指棉絮。方絮比喻人说话夸大其词,言过其实,像棉絮一样轻飘飘的。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夸大事实、言过其实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夸大其词、虚夸自己的人。

故事起源

  • 据说,方絮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南朝宋时期的一个故事。当时,有个人为了博取别人的赞美,编造了一些夸张的事情,如说自己曾经飞过天、游过海等等。后来,这个人的谎言被揭穿,他被人们称为“方絮”,意思就是他说的话像棉絮一样轻飘飘,没有实质内容。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说的话都是方絮,别太当真。2. 这个人总是说些夸大其词的方絮,没人相信他。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方絮”与“夸大其词”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人说话像棉絮一样轻飘飘,夸大其词,就能记住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等,以扩展对夸大其词的表达方式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说的话都是方絮,什么都是夸大其词。初中生:那个政客总是说些方絮,没有实际行动。高中生:他的演讲充满了方絮,听起来很虚假。大学生:这篇文章中的观点都是方絮,没有实际根据。

拆字解意

方絮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