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都
拼音chái dōu
注音ㄔㄞˊ ㄉㄡ
繁体
基本解释
传说中的古泉名。《太平御览》卷十四引《玄中记》:“东方有 柴都 焉,在 齐国 。有山,山有泉水,如井状,深不测。至春夏时,雹从井中出,常败五穀。人常以柴塞之,不柴塞则出也,故号为‘ 柴都 ’。”
基本含义
- 指草木繁茂的地方。
详细解释
- 柴都一词源自《左传·僖公二十六年》:“楚子使公子围与大夫戌伐柴都,取其木,以为火。”柴都原指堆积柴木的地方,后来引申为草木繁茂的地方。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草木茂盛的景象,意味着生机勃勃、繁荣昌盛。
使用场景
- 柴都一词多用于描述自然环境或人文景观,可以用来形容森林、花园、公园等地方的草木茂盛、景色优美。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区的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等。
故事起源
- 成语“柴都”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当时楚国的楚庄王派公子围和大夫戌去征讨柴都,他们砍伐了柴都的树木,将其作为柴火使用。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将柴都引申为草木繁茂的地方。
成语结构
- 柴都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柴”是名词,指柴火、柴木;“都”是名词,指城市、地方。这个成语的结构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句
- 1. 这片山区原始森林茂密如柴都,景色十分壮观。2. 这个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柴都。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地方草木茂盛,树木像柴火一样堆积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柴都的景象。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柴都相关的成语,如“柴米油盐”、“柴米夫妻”等,以及与自然景观相关的成语,如“蓬莱仙境”、“山清水秀”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天的公园里草木茂盛,像是一片柴都。2. 初中生: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柴都。3. 高中生:这片原始森林茂密如柴都,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4. 大学生:这个城市的花园景色优美,宛如一座柴都,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