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圄
拼音láo yǔ
注音ㄌㄠˊ ㄧㄩˇ
繁体
基本解释
监狱。 宋 苏轼 《黄州还回太守毕仲远启》:“道德 龚 黄 之右,牢圄坐空;风流 王 谢 之间,啸歌自得。”
基本含义
- 牢固的监狱
详细解释
- 牢圄指的是固定的监狱,由于牢固坚固,囚犯很难逃脱。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监狱或者其他严密的囚禁场所。
故事起源
- 牢圄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四年》中,用来形容一种坚固的囚禁场所。后来成为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比喻固定的监狱。
成语结构
- 牢圄由两个汉字组成,牢和圄。牢意为坚固,圄意为囚禁场所。
例句
- 1. 他因犯罪被关进了牢圄。2. 这个监狱建得像个牢圄,囚犯很难逃脱。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牢固的牢笼,囚禁着人,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牢圄相关的成语,如“牢不可破”、“囚徒”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抓住了小偷,把他送进了牢圄。初中生:这个城市有一座牢圄,关押着危险的罪犯。高中生:他因为贪污腐败被判刑,进入了牢圄服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