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正
拼音jǐn zhèng
注音ㄐㄧㄣˇ ㄓ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谨慎端方。 北魏 孝文帝 《以僧显为沙门都统诏》:“ 皇舅寺 法师 僧义 ,行恭神畅,温聪谨正,业茂道优,用膺副翼。”《魏书·李灵传》:“子 藉之 ,字 脩远 。性谨正,粗涉书史。”
基本含义
- 指言行举止谨慎正直,不敢有丝毫偏差。
详细解释
- 谨正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举止非常谨慎正直,从不敢有丝毫偏差。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应该有高度的自律和责任感,对待事情要慎重考虑,不轻易做出决定,同时要保持正直的品德,不做任何违背道德准则的事情。
使用场景
- 谨正一词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表现,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态度。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领导严谨正直,对待工作非常认真负责;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学生谨慎对待学习,从不敷衍塞责。
故事起源
- 谨正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是指周公谨慎正直地处理政务。在古代中国,周公是一个非常有才干的政治家和礼仪家,他处理政务时非常谨慎,不偏袒任何一方,因此被尊称为谨正。后来,谨正这个词逐渐演变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表现。
成语结构
- 谨正是一个形容词,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一直以谨正的态度对待工作,从不敷衍塞责。2. 这位领导处理问题非常谨正,从不偏袒任何一方。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周公的故事联系起来记忆谨正这个成语。想象周公在处理政务时谨慎正直的态度,将这个形象与谨正这个成语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与谨正相关的成语,可以了解其他与品德和行为表现相关的成语,如谨言慎行、严以律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谨正对待学习,不偷懒。2. 初中生:作为学生干部,我要谨正对待每一个同学的意见和建议。3. 高中生:考试前我会谨正备考,不做任何舞弊行为。4. 大学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要谨正处理学生的各种问题。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会谨正对待每一个客户,不做任何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