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带
拼音jǐn dài
注音ㄐㄧㄣˇ ㄉㄞˋ
繁体
基本解释
(1).锦制的带子。《礼记·玉藻》:“居士锦带,弟子縞带。” 孔颖达 疏:“锦带者,以锦为带。” 前蜀 薛昭蕴 《浣溪沙》词:“鈿匣菱花锦带垂,静临兰槛卸头时。” 明 何景明 《七述》:“缀以锦带,悬以吴钩。”
(2).即莼菜。 唐 杜甫 《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诗:“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锦带,即蓴丝。《本草》作蒓,或谓之锦带,生 湖南 者最美。”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八·莼》:“《诗》云:‘薄采其茆’,其蒓也。或讳其名,谓之锦带。”
(3).花名。又名海仙花。 宋 王禹偁 《海仙花》诗之三:“锦带为名卑且俗,为君呼作海仙花。”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事志》:“ 胊山 有花类海棠而枝长,花尤密,惜其不香无子。既开,繁丽裊嫋,如曳锦带,故 淮南 人以锦带目之。 王元之 以其名俚,命之曰海仙。”
基本含义
- 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愿望。
详细解释
- 锦带是由锦绣和带子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锦绣指的是华丽、绚丽的样子,带子则是指用来束缚、固定或装饰的东西。锦带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愿望,形容事物美丽、光彩夺目。
使用场景
- 锦带常用于形容各种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愿望。比如,可以用来形容美丽的风景、漂亮的礼物、幸福的生活等等。
故事起源
- 相传,锦带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唐代的一个故事。据说,唐玄宗时期,有一位名叫李益的官员,他非常聪明而又勤奋,深受皇帝的赏识。有一天,皇帝亲自赏赐给李益一条美丽的锦带,以表彰他的功绩。李益把这条锦带系在自己的腰间,非常自豪地展示给大家看。从此以后,人们就用“锦带”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愿望。
成语结构
- 锦带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词组成,没有任何虚词或辅助词。
例句
- 1. 我的生日礼物真是锦带般的美丽。2. 这幅画的色彩非常绚丽,真是一幅锦带。3. 她的歌声如同一条锦带般美丽动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锦绣的图案和带子的功能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锦绣的图案象征美丽,而带子则象征束缚和装饰。通过将锦绣和带子联系在一起,可以理解锦带成语的含义为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愿望。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锦带相关的成语,如锦上添花、锦囊妙计等,可以进一步拓展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生日会上收到了一条锦带般美丽的项链。2. 初中生:这幅画的色彩如同一条锦带,非常绚丽。3. 高中生:她的歌声宛如一条锦带,美丽动人,让人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