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首
拼音kàng shǒu
注音ㄎㄤˋ ㄕㄡˇ
繁体
基本解释
昂首,举首。《汉书·朱云传》:“抗首而请,音动左右。” 晋 成公绥 《啸赋》:“喟仰抃而抗首,嘈长引而憀亮。”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十:“二三狂生,抗首大言,乘险徼幸。”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一:“府公众言之曰:‘ 金某 恶跡多端,罪难末减。’公抗首曰:‘此人无他罪,人利其金耳。’府公色变。”
基本含义
- 指对抗权威或反抗统治。
详细解释
- 抗首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抗意为对抗、反抗,首意为首领、统治者。抗首的基本含义是指对抗权威或反抗统治,表达了人们在面对不公正的统治或压迫时勇敢站出来抵抗的精神。
使用场景
- 抗首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个人或团体勇敢地反抗强权或反对不公正的行为。可以用来形容抵抗压迫的英雄人物、反抗不公的社会运动,或者是表达对不公正统治的不满和抗议。
故事起源
- 关于抗首的具体故事起源目前尚无确切记载,但成语的意义可以追溯到古代历史中的抗争和反抗。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抗争事件,如红巾军抗元、义勇军抗清等,这些事件都体现了人民对于不公和压迫的反抗精神,而抗首成语正是对这种精神的概括和表达。
成语结构
- 成语抗首由两个汉字组成,抗和首。其中,抗是动词,表示对抗、反抗的意思;首是名词,表示首领、统治者的意思。
例句
- 1. 他勇敢地抗首,为人民争取了更多的权益。2. 这个社会运动是人们对不公正的抗首行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记忆“抗首”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和结构来帮助记忆。可以联想抗首成语中的“抗”字,表示反抗、对抗,而“首”字则表示首领、统治者。将这两个意思结合起来,就能理解抗首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历史上的抗争事件和抗争精神,可以深入了解抗首成语的背景和意义。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与反抗、抗争相关的成语,如抗敌、抗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勇敢地抗首,保护我们的家园。2. 初中生:历史上有很多英雄人物抗首,为我们争取了自由和权益。3. 高中生:面对不公正的统治,我们应该团结起来抗首,为社会的进步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