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与心违
拼音yán yǔ xīn wéi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yán yǔ xīn wéi ㄧㄢˊ ㄧㄩˇ ㄒㄧㄣ ㄨㄟˊ
言与心违(言與心違)
言语与心意相违背。《吴子·图国》:“臣以见占隐,以往察来,主君何言与心违?” 清 阎尔梅 《<泊水斋诗>序》:“苟非其人,必将有言与心违之病。”
基本含义
- 言语与内心不一致,指说话与实际行动相违背。
详细解释
- 言与心违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语与内心的真实想法、行动不一致的情况。它强调了一个人口头上说的话与实际行动之间的矛盾,暗示了人们应该言行一致,言出必行。
使用场景
- 言与心违常用于批评或讽刺那些说话空洞、口是心非、言而无信的人。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不一致、虚伪、欺骗他人的行为。例如,当一个人承诺做某件事情,但最终没有兑现承诺时,我们可以用言与心违来形容他。
故事起源
- 据考证,言与心违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世说新语》一书中,其中有一则故事是这样的:东汉末年,刘备担任荆州刺史时,曾多次向刘表请教军事策略,但是每次都没有亲自前去。有一次,刘表派人送来了一匹好马作为礼物,刘备却说:“我不会骑马。”这引起了刘表的怀疑,他认为刘备的言辞与实际行动不一致,于是决定不再与刘备交往。后来,刘备得知了刘表的决定,非常后悔自己的言与心违,因为他本来是会骑马的。这个故事成为了言与心违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言与心违是一个由两个成语组成的结构,其中“言与心”表示说话与内心,而“违”表示违背、不一致。
例句
- 1. 他常常承诺要帮助我,但从来都是言与心违。2. 这个政客的言与心违让人无法相信他的承诺。
记忆技巧
- 要记忆言与心违这个成语,可以将其与一个人说话不算数的形象联系起来。你可以想象一个人嘴巴说着一些很好听的话,但是他的心却在背后做着与之相违背的事情。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你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言与心违相关的成语,如“言而无信”、“口是心非”等。这些成语都涉及到一个人言语与内心的真实想法不一致的情况,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答应我一起做作业,但最后却言与心违,自己跑去玩了。2. 初中生:我们班长平时总说要照顾新同学,但是他的言与心违,从来不主动帮助别人。3. 高中生:他在演讲比赛时承诺要改善学校的饮水设施,但是这只是他的言与心违,一直没有实际行动。4. 大学生:这个政治家的言与心违让人无法相信他的竞选承诺。希望这份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言与心违”。如果你有任何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