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皮里阳秋在词典中的解释
yángqiū

皮里阳秋

拼音pí lǐ yáng qiū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pí lǐ yáng qiū ㄆㄧˊ ㄌㄧˇ ㄧㄤˊ ㄑㄧㄡ

    皮里阳秋(皮裏陽秋) 

    ◎ 皮里阳秋 pílǐ-yángqiū

    [criticize mentally] 表面上不作评论但内心里有所褒贬。“阳秋”即“春秋”,晋简文帝(司马昱)母郑后名阿春,避讳“春”字改称。这里用来代表“批评”,因为相传孔子修《春秋》,意含褒贬

    桓茂伦云:“ 褚季野皮里阳秋。”——《世说新语》

基本含义

  • 形容外表平静,内心却有所不安或有所隐痛。

详细解释

  • 皮里阳秋源于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原文是“他的脸上阳和,皮里却秋寒”,意思是人的外表看起来阳光明媚,但内心却感到寒冷和孤独。后来演变成形容人表面上看似平静,但内心却有痛苦和不安。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的心情或状态,可以用来形容外表平静但内心有所痛苦、焦虑、不安等情感。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些事物外表看起来正常,但内部存在问题或矛盾。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明代文学作品《喻世明言》,作者冯梦龙通过这个成语描写了一个人外表看起来阳光明媚,但内心却感到寒冷和孤独的形象。

成语结构

  • 成语“皮里阳秋”的结构是“皮里”+“阳秋”,其中“皮里”表示内部,暗指内心;“阳秋”表示外表,暗指表面。整个成语通过将内心和外表进行对比,形象地表达了人的内心和外表存在差异的情况。

例句

  • 1. 他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开心,但是其实他的内心是皮里阳秋的。2. 她的笑容掩盖不了她内心的皮里阳秋。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皮里阳秋”与“外表和内心不一致”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的外表阳光明媚,但内心却感到寒冷和孤独的情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喻世明言》等古代文学作品,了解更多使用“皮里阳秋”这个成语的背景和故事情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虽然小明笑得很开心,但是我觉得他内心可能是皮里阳秋的。2. 初中生:她表面上看起来很自信,但我觉得她的内心可能是皮里阳秋的。3. 高中生:他在班级里一直表现得很开朗,但我知道他的内心可能是皮里阳秋的。4. 大学生:有时候人们的外表和内心可能存在差异,他们可能是皮里阳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