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良翰在词典中的解释
liánghàn

良翰

拼音liáng hàn

注音ㄌㄧㄤˊ ㄏ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贤良的辅佐。《诗·大雅·崧高》:“ 周 邦咸喜,戎有良翰。” 郑玄 笺:“翰,榦也。”《周书·史宁权景宜等传论》:“总戎薄伐,著剋敌之功;布政蒞民,垂称职之誉。若此者,岂非有国之良翰歟?”

基本含义

  • 指优秀的文才和才华出众的人。

详细解释

  • 成语“良翰”由“良”和“翰”两个字组成。“良”表示良好、优秀,“翰”表示文才、笔墨。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具有出色文才和才华的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称赞文学作品或文人的才华和造诣。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在文学创作领域的杰出成就。

故事起源

  • 良翰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当时,孔子的学生中有一个叫子贡的人,他的文才非常出众,被孔子称为“良翰”。后来,这个词语就被广泛用来形容文才出众的人。

成语结构

  • 形容词 + 名词

例句

  • 1. 他的文章真是一派良翰之作。2. 这位作家的作品被誉为当代文坛的良翰。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良翰”与“优秀的文才”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有着出色才华的文人。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文人的风采和作品,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画真好看,简直就是小小良翰。2. 初中生:他的写作水平很高,可以说是我们班的良翰了。3. 高中生:这位作家的小说情节曲折,文笔优美,堪称现代良翰之作。

拆字解意

良翰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