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隔二偏三在词典中的解释
èrpiānsān

隔二偏三

拼音gé èr piān sān

注音ㄍㄜˊ ㄦˋ ㄆㄧㄢ ㄙㄢ

繁体

基本解释

  • (1).隔膜疏远。《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他爹这两日,隔二偏三的,也甚是没意思。”
    (2).偏远不便。《金瓶梅词话》第七九回:“ 何大人 要来看你,我扶你往后边去罢,这边隔二偏三,不是个待人的。”

基本含义

  • 指说话或行事有意避开正题或直接答非所问。

详细解释

  • 隔二偏三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人在言谈或行为中回避正题、不直接回答问题或不按照既定规则行事的行为。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故意回避问题或不遵守规则的人。

使用场景

  • 隔二偏三这个成语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场景中使用。比如,当某人回避问题或故意不按照规则行事时,可以使用隔二偏三来形容他们的行为。此外,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直接回答问题或敷衍了事的人。

故事起源

  • 隔二偏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晏子使楚》。故事中,晏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智者,他被齐国派去楚国做使者。当晏子在楚国向楚王提出齐国的要求时,楚王故意回避正题,回答了一些与要求无关的问题。晏子看出楚王的故意回避,便用“隔二偏三”来形容楚王的行为。

成语结构

  • 隔二偏三是由“隔”、“二”、“偏”和“三”四个字组成的。其中,“隔”表示隔离、避开;“二”表示第二个;“偏”表示偏离、不正当;“三”表示第三个。这个成语的结构比较简单明了,容易理解。

例句

  • 1. 他老是隔二偏三地回答问题,让人很难跟他交流。2. 这个政府官员总是隔二偏三地回避问题,让人非常不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将“隔二偏三”联想成一个人在说话时,故意将第二个和第三个事情搞混,回避正题,这样就可以记住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有趣的成语,了解它们的故事起源和用法。此外,你还可以学习更多关于中国文化和语言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回答总是隔二偏三,老师都听不懂他在说什么。2. 初中生:老师问他为什么迟到了,他却隔二偏三地说起了昨天晚上的电视剧。3. 高中生:面试官问他一个问题,他却隔二偏三地回答了一个与问题无关的话题。4. 大学生:在辩论赛中,他总是隔二偏三地回避对手的问题,让人很不满。5. 成年人:政府官员在记者会上总是隔二偏三地回答问题,让人感到非常失望。

拆字解意

隔二偏三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