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锢滞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ì

锢滞

拼音gù zhì

注音ㄍㄨˋ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固执拘泥。錮,通“ 固 ”。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夫着一能读书之心横於胸中,则錮滞有我,其心已与古人天渊悬隔矣,何自而得其活法妙用哉!”

基本含义

  • 指被限制、束缚而无法自由行动或发展。

详细解释

  • 锢滞是由“锢”和“滞”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锢的意思是束缚、限制,滞的意思是停滞、不前进。锢滞形容人或事物被束缚、限制而无法自由行动或发展。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人们在思想、行动或发展上受到各种限制或困扰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局面或状态停滞不前,无法改变或突破。

故事起源

  • 《荀子·劝学》中有一篇名为《劝学》的文章,其中有一句话是“故锢于一官,滞于一学,固无所长矣。”这句话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只局限于一种职位或一种学问,就会无法成长和发展。后来,人们将“锢于一官”和“滞于一学”合并成了“锢滞”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的才华因为家庭的贫困而锢滞在原地。2. 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被官僚主义所锢滞。3. 不要让过去的错误锢滞了你的前进步伐。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锢滞”与被束缚、无法自由行动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锢滞”相关的成语,如“束缚”、“牵绊”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想象力被锢滞在了课本上,不敢自由发挥。2. 初中生:这个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使很多人的发展锢滞了。3. 高中生:她的梦想因为家庭的经济困难而锢滞在原地。4. 大学生:社会的各种束缚使得很多人的创业梦想锢滞无法实现。

拆字解意

锢滞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