赃贿狼藉
拼音zāng huì láng jí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zāng huì láng jí ㄗㄤ ㄏㄨㄟˋ ㄌㄤˊ ㄐㄧˊ
赃贿狼藉(贓賄狼藉)
同“ 赃汚狼藉 ”。《陈书·蔡景历传》:“ 天嘉 之世,赃贿狼藉,圣恩録用,许以更鸣,裂壤崇阶,不远斯復。”亦作“ 赃贿狼籍 ”。《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三年》:“中书侍郎兼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 崔湜 、吏部侍郎同平章事 郑愔 俱掌銓衡,倾附势要,赃贿狼籍,数外留人,授拟不足,逆用三年闕,选法大坏。”
基本含义
- 指贪污腐败,贪赃枉法,社会秩序混乱。
详细解释
- 赃贿狼藉指的是官员贪污受贿,违法乱纪,使得社会秩序混乱不堪的情况。这个成语中的“赃贿”表示贪污受贿的行为,而“狼藉”则表示混乱不堪。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贪污腐败严重的社会现象。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官员贪污受贿、社会秩序混乱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贪官污吏,或者警示人们远离贪污腐败行为。
故事起源
- 《汉书·董仲舒传》中有一段记载:“世有赃贿者,多所不胜,而狼藉乱政之士,不可以不疾也。”这句话中的“赃贿狼藉”被后人引用并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三个词组成,具体结构为“赃贿”+“狼藉”。
例句
- 1. 这个地方的官员贪污受贿,使得社会秩序完全走向了赃贿狼藉的状态。2. 他的腐败行为导致了整个政府机构的赃贿狼藉。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赃贿狼藉”理解为贪污腐败的官员像狼一样肆意破坏社会秩序,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贪赃枉法”、“腐败无能”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坚决反对赃贿狼藉的行为,努力维护社会的正义。2. 初中生:政府应该加大打击贪污受贿行为,不能让社会陷入赃贿狼藉的状态。3. 高中生:赃贿狼藉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国家形象和人民的利益,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建设廉洁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