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轻民在词典中的解释
qīngmín

轻民

拼音qīng mín

注音ㄑㄧㄥ ㄇㄧ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指游手无正业的人。《管子·七法》:“百姓不安其居,则轻民处而重民散。” 尹知章 注:“轻民,谓为盗者,用盗致富,故处。”

基本含义

  • 对待百姓轻慢,不重视民众的利益。

详细解释

  • 轻民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轻慢,不重视民众的利益。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不关心民生、不顾民众利益的官员或领导。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讨论,用来批评那些不重视民众利益的人或组织。它也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形容对他人的态度冷漠或不关心。

故事起源

  • 轻民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则故事。相传,东汉末年,有一位官员叫杨粲,他对待百姓非常轻慢,不重视他们的利益。有一次,杨粲乘坐马车经过一处路边,发现路上有一块石头挡住了道路,但他却没有下车去移动石头,而是让马车继续行驶,导致百姓无法通过。这个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了形容对待百姓轻慢的成语。

成语结构

  • 轻民由两个汉字组成,轻和民。轻表示对待轻慢,民表示百姓。

例句

  • 1. 这位领导对待百姓非常轻民,完全不顾他们的利益。2. 政府官员应该重视民众的需求,而不是轻民。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官员站在高处,俯视着下面的百姓,对他们非常轻慢。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政治、社会相关的成语,来丰富自己的汉语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尊重老师和同学,不要轻民别人的感受。2. 初中生:一些政府官员对待百姓的态度很轻民,这是不对的。3. 高中生:作为公民,我们应该关心社会问题,不要被一些轻民的言论所影响。

拆字解意

轻民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