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物
拼音yù wù
注音ㄧㄩˋ 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托物;寄于物。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一:“ 王轩 少为诗,寓物皆属咏,颇闻《淇澳》之篇。” 宋 欧阳修 《琴枕说》:“ 老庄 之徒,多寓物以尽人情。”
基本含义
- 比喻将某种思想或情感寄寓在某个具体的事物上。
详细解释
- 寓物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寓”和“物”两个字组成。寓意是将一种思想或情感融入到某个具体的事物中,通过物象来表达和传达。这种表达方式常常通过比喻的手法,使得人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使用场景
- 寓物常用于文学作品、演讲、散文、诗歌等艺术形式中,用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艺术性。同时,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表达,比如用具体的事物来形容某个抽象的概念。
故事起源
- 寓物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一书中。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文化名人,他在这本书中用了很多比喻和寓言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其中就包括了寓物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寓物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形式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把对祖国的热爱寓物在了自己的诗词之中。2. 这幅画巧妙地寓物了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寓物这个成语与具体的例子结合起来记忆,比如用一个画家创作一幅画的场景来想象。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寓言故事,了解更多的比喻和寓言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把对妈妈的爱寓物在了一束鲜花上。2. 初中生:他把对友谊的理解寓物在了一只小鸟的飞翔中。3. 高中生:她将对自由的追求寓物在了一片蔚蓝的天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