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扛醵在词典中的解释
káng

扛醵

拼音káng jù

注音ㄎㄤˊ ㄐ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谓众人出钱饮酒。 明 戴冠 《濯缨亭笔记·吴中方言》:“谓与人出钱置酒曰扛醵。”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六:“合出钱饮酒曰扛醵,按醵之名甚古,《礼器》:‘ 周 礼其犹醵与?’ 郑 注:‘合钱饮酒曰醵。’ 伏生胜 《鸿范五行传》:‘孟秋之月,令民畋醵。’字书‘横关对举曰扛’,盖扛物必须数人,故以为喻。”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承担了他人应该承担的责任或负担。

详细解释

  • 成语“扛醵”源自于古代一种称为“醵”的税收制度。在古代,人们需要按照自己的财产多少向国家交纳一定的税金。而有些人为了逃避税收,会将自己的财产转移到其他人名下,以减少自己的负担。而“扛醵”这个成语则是指一个人主动承担了其他人应该承担的税收责任,表示他愿意为别人分担或承担自己不应该承担的负担。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一个人主动承担了其他人的责任或负担的情况。可以用来赞扬一个人乐于助人、肯为他人分担困难的品质。

故事起源

  • 据传,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富商,他的财产很多,但他却不愿意按照自己的财产多少交纳税金。于是,他将自己的财产转移到了一个穷人的名下,以逃避税收。后来,这个穷人被官府查到,被迫承担了富商的税收责任。而这个穷人并没有怨言,反而乐于承担,以示友谊和团结。这个故事成为了“扛醵”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主动扛醵,帮助了很多有困难的人。2. 在团队中,大家都愿意扛醵,共同分担工作压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背着一个沉重的酒罐,表示他主动承担了其他人的负担。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如“分担忧愁”、“患难与共”等,了解更多关于友谊、团结和互助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同学们一起扛醵,帮助了班级里的困难同学。2. 初中生:作为班级的班长,我愿意扛醵,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3. 高中生:在志愿者活动中,我们一起扛醵,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4. 大学生:作为学生会的一员,我愿意扛醵,为同学们争取更好的权益。

拆字解意

扛醵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