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上偻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àng

上偻

拼音shàng lǚ

注音ㄕㄤˋ ㄌㄩˇ

繁体

基本解释

  • 背上部弯曲。《左传·哀公十四年》:“有 陈豹 者,长而上僂,望视。” 杜预 注:“肩背僂。”

基本含义

  • 指身体前倾,驼背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人行为不端正,品质败坏。

详细解释

  • 上偻是由“上”和“偻”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上”表示向上,指身体前倾;“偻”表示驼背的样子。成语上偻形象地描绘了人驼背、前倾的姿态,用来形容人行为不正,品质败坏。

使用场景

  • 上偻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为不端正,品质败坏。可以用在各种描述人品质差、行为不正的场景中,如指责一个人贪污受贿、不守信用等行为。

故事起源

  • 《庄子·外物》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楚国有一个官员,他为人奸诈,品行不端。有一天,他骑着马去见国君,但是他的马却突然跌倒了。这时,他下马一看,发现马的背上长出了个驼峰。官员非常害怕,担心国君会以此为由罚他。于是,他立刻找到一个匠人,让他把马的驼峰砍掉。匠人砍掉了驼峰,但是在官员骑着马回家的路上,马又突然倒下了,官员再次下马一看,发现马的背上长出了两个驼峰。官员非常惊慌,他意识到这是上天对他行为不端的惩罚。这个故事后来引申为成语“上偻”,用来比喻人行为不端,品质败坏。

成语结构

  • 主语+上偻

例句

  • 1. 他的品行败坏,经常做一些上偻的事情。2. 这个人行为上偻,不值得信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驼背、前倾的样子,然后将这个形象与上偻这个成语联系起来。这样,每次想到上偻这个成语,就会想到一个人驼背、前倾的形象,从而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人的姿态或行为相关的成语,如“偷鸡摸狗”、“趾高气扬”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上偻着身子,走路像个老人。2. 初中生:那个学生上偻的样子,让人觉得他不够自信。3. 高中生:他上偻的行为让他失去了很多机会。4. 大学生:这个公司的老板上偻的品行让员工们很失望。

拆字解意

上偻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