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绳坠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éngzhuì

绳坠

拼音shéng zhuì

注音ㄕㄥˊ ㄓㄨ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谓以绳系之而下坠。指缒城而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政能》:“ 仁杰 曰:‘自天兵暂临,其弃城归顺者,不可胜计,绳坠四面成蹊,奈何纵求功之人,杀投降之士。’”

基本含义

  • 比喻罪恶的人最终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源自于《左传·宣公十年》:“绳垂坠焉。”意为绳子悬挂着,坠落下来。比喻罪恶之人最终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天道不容恶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警示人们不要做坏事,因为最终会受到应有的惩罚。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了坏事后,最终被揭发或受到惩罚的情景。

故事起源

  • 故事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齐国。当时,齐国有一个叫做鲍叔牙的人,他是齐国的宰相,为人正直。有一次,齐国的君主想要杀害一位名叫田和的大臣,但鲍叔牙不同意这样做。齐国的君主很生气,决定将田和杀掉,并派人把田和的尸体绑在绳子上悬挂在城门上示众。然而,不久之后,齐国出现了连续的干旱和灾害,人们开始相信这是因为对田和的冤枉之举而导致的。最终,鲍叔牙成功地揭发了真相,使君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将田和的尸体从绳子上取下,给他安葬。这个故事成为了“绳坠”的起源。

成语结构

  • 主语 + 动词 + 宾语

例句

  • 1. 他做了那么多坏事,最终绳坠了。2. 做人要诚实守信,不然迟早会绳坠。

记忆技巧

  • 可以想象一个坏人被绳子绑住,最终从高处坠落受到惩罚的场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和思想,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偷了同学的钢笔,最后被老师发现了,绳坠了。2. 初中生:他一直欺负同学,最后被班主任发现了,绳坠了。3. 高中生:他考试作弊被老师逮住了,绳坠了。4. 大学生:他利用职务之便贪污了公款,最终被纪检部门查处,绳坠了。

拆字解意

绳坠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