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梱
拼音mén kǔn
注音
繁体門梱
基本解释
见“ 门閫 ”。
基本含义
- 指门扇上的横木,比喻不容易改变的习惯或固定的观念。
详细解释
- 成语“门梱”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门”和“梱”。其中,“门”指门扇,是指门的一部分;“梱”指横木,是指门扇上的横木。成语中的“门梱”比喻不容易改变的习惯或固定的观念,就像门上的横木一样,固定不动。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表达一个人固执己见,不愿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习惯的情况。
故事起源
- 成语“门梱”的故事起源于古代。古代的门扇上通常有一根横木,用来加固门的结构。这根横木固定在门上,不容易移动或更改位置。因此,人们将这根横木比喻为固定不变的习惯或观念,形成了成语“门梱”。
成语结构
- 主体部分为“门梱”,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对新事物总是持怀疑态度,真是一副门梱的样子。2. 这个人很难改变自己的观点,真是一根门梱。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门梱”。可以想象门上的横木固定不动,就像一个人固执己见,不愿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习惯一样。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成语“门梱”相关的成语或词语,如“铁板一块”、“刻舟求剑”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学习方法一直都是固定不变的,真是一副门梱的样子。2. 初中生:她的观点一直很固执,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像一根门梱一样。3. 高中生:他对新事物总是持怀疑态度,真是一根门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