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口燥唇乾在词典中的解释
kǒuzàochúngān

口燥唇乾

拼音kǒu zào chún gān

注音

繁体口願

基本解释

  • 亦作“ 口乾舌燥 ”。亦作“ 口乾舌焦 ”。形容口渴、焦灼或说话过多。《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乾。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叶圣陶 《未厌集·小病》:“差不多一切的焦躁和乱想都会集中到这上头去。于是口干舌燥,头里岑岑地作响。” 柯岩 《东方的明珠》:“那时,是她和她一起制定计划,一起讲课,真是讲得口干舌燥,磨破了嘴皮。” 袁静 《伏虎记》第二回:“指导员跟他平心静气地讲道理,讲得口干舌焦。”

基本含义

  • 嘴巴干燥,唇皮干裂

详细解释

  • 形容口渴得不得了,嘴巴干燥到唇皮裂开。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口渴得难以忍受的情况。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源自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偶书》。故事中,苏东坡在黄州时因为严重的口渴而无法入睡,他形容自己的嘴巴“口燥唇干”,生动地描绘了他的痛苦。

成语结构

  • 口燥 表示嘴巴干燥,唇乾 表示唇皮干裂。

例句

  • 1. 外面的天气太热了,我走了一段路口燥唇乾。2. 班里没有饮水机,同学们上课时常常口燥唇乾。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在炎热的夏天走在沙漠中,嘴巴因为口渴而干燥裂开的情景,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口渴的成语,如“喉咙发干”、“口干舌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操场上跑了好几圈,跑得我口燥唇乾。2. 初中生:考试前我紧张得口燥唇乾,一直喝水也解渴不了。3. 高中生:夏天的阳光太烈了,我在外面走了一段路口燥唇乾,只好找个地方喝水解渴。

拆字解意

口燥唇乾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