骡子营
拼音luó zi yíng
注音ㄌㄨㄛˊ ㄗㄧ 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指骡子军。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一:“ 大梁城 北门,常扃锁不开,开必有事。公命开之,骡子营骚动,军府乃悉诛之,自此平泰矣。”
基本含义
- 指人才济济、才华横溢的团体或集体。
详细解释
- 骡子营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它源于《左传·昭公十三年》:“吾见骡子之背有三斗,弃其两斗而负一斗,子胥之谋,有如是之乎?”意为骡子的背上本来可以背三斗的货物,但只背了一斗,比喻人才济济、才华横溢的团体或集体。
使用场景
- 骡子营常用于形容一个集体中人才辈出、各具特长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团队、班级或单位中的成员都很优秀,各有所长,共同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故事起源
- 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当时楚国大夫子胥参与楚国政治,他给楚昭王举了一个骡子的例子,表达了他的才智和谋略。
成语结构
- 骡子营是一个由名词“骡子”和动词“营”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这个团队真是个骡子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2. 我们班级是一个骡子营,同学们各个都很有才华。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骡子的形象与一个人才济济的团队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鲜明的形象记忆。可以想象一群骡子在背上背着各种才华和能力,形成一个团队。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鸟语花香”、“人山人海”等,来丰富自己的成语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就像一个骡子营,大家都很聪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2. 初中生:我们学校的篮球队就是一个骡子营,每个队员都非常优秀,所以我们一直都是冠军。3. 高中生:我们的科学实验室就像一个骡子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