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慵惰在词典中的解释
yōngduò

慵惰

拼音yōng duò

注音ㄩㄥ ㄉㄨㄛ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慵堕 ”。犹懒惰。 唐 韩愈 《合江亭》诗:“淹滞乐闲旷,勤苦劝慵惰。” 唐 白居易 《妻初授邑号告身》诗:“倚得声名便慵堕,日高犹睡緑窗中。” 宋 苏辙 《子瞻寄示岐阳十五碑》诗:“余虽谬学文,书字每慵堕。” 明 袁宗道 《读陶渊明》:“疎粗之骨,不堪拜起;慵惰之性,不堪簿书。” 清 曹寅 《游仙诗三十韵和汪萝山》之十五:“日长也觉安慵惰,不过长松大石间。”

基本含义

  • 懒散,不努力,不勤奋。

详细解释

  • 慵惰是指人懒散、不勤奋、不努力。形容人不思进取,缺乏奋斗精神,不肯努力工作或学习。

使用场景

  • 慵惰这个词语常用于贬义,形容一个人缺乏积极性,不愿意付出努力,只求安逸舒适的生活。可以用来形容个人的行为或者描述整个社会的状态。

故事起源

  • 慵惰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秦始皇本纪》。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曾经在位时,有一个官员叫赵高,他为人懒散,不思进取,不肯努力工作。秦始皇对他的慵惰感到非常愤怒,于是用赵高的慵惰来警示其他官员要勤勉工作,不可懒散。

成语结构

  • 慵惰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整天无所事事,真是慵惰至极。2. 这个学生太慵惰了,从不做任何作业。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慵惰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躺在沙发上,懒洋洋地什么事情都不做,形象地表达了懒散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想深入学习慵惰这个词语,可以了解一些相关的成语,例如“懒散”、“懒洋洋”等,这些成语都有着类似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一直懒洋洋地躺在床上,真是太慵惰了。2. 初中生:他整天无所事事,从不做任何作业,真是太慵惰了。3. 高中生:他对学习毫无兴趣,整天玩游戏,真是慵惰至极。4. 大学生:他对找工作没有任何动力,整天宅在家里,真是太慵惰了。

拆字解意

慵惰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