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公索在词典中的解释
gōngsuǒ

公索

拼音gōng suǒ

注音ㄍㄨㄙ ㄙㄨㄛ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复姓。 春秋 时 鲁国 有 公索氏 。见《孔子家语·好生》。

基本含义

  • 公索是一个四字成语,指的是公开征求意见或者公开征集人才。

详细解释

  • 公索由“公”和“索”两个字组成。其中,“公”表示公开、公众的意思,“索”表示搜索、寻找的意思。公索的含义是公开征求意见或者公开征集人才,表示通过公众的参与来寻求意见或者招聘人才。

使用场景

  • 公索常常用于描述政府、企事业单位或者学校等组织在决策或者招聘过程中,公开征求意见或者招聘人才的行为。也可以用于描述个人在面临重要决策时,公开征求他人的意见。

故事起源

  • 公索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官场。在古代,官员需要在重要决策之前,公开征求下属或者百姓的意见,以充分考虑各方的意见和建议。这种行为被称为“公索”,后来成为了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

  • 公索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意义相关的字组成。

例句

  • 1. 政府通过公索的方式,征集市民对城市改造的意见。2. 公司正在公索人才,欢迎有志之士前来应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公索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公众广场上,大家围在一起,互相讨论和寻找答案的场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公索相关的成语,例如“公诸同好”、“公而忘私”等。这些成语都与公开、公众的行为有关,可以帮助丰富对公索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班级里公索同学们的意见,决定下一次的郊游地点。2. 初中生:学校通过公索的方式,选拔学生会的干部。3. 高中生:政府通过公索市民的意见,制定了环保政策。4. 大学生:公司在招聘新员工时,通过公索的方式吸引了很多优秀的应聘者。5. 成年人:在做重要决策之前,我会公索朋友们的意见,以获得更多的建议和帮助。

拆字解意

公索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