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路鼗在词典中的解释
táo

路鼗

拼音lù táo

注音ㄌㄨˋ ㄊㄠˊ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路鞉 ”。指较小的一种路鼓。《周礼·春官·大司乐》:“路鼓路鼗。”《宋书·乐志一》:“四面者曰路鼓、路鞉。”《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九·北齐享庙乐辞》:“路鼗阴竹,德歌昭舞。”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一》:“较之朱絃路鼗故不足,芦簧之鼓尚有餘耳。”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行走时步履蹒跚,行动迟缓。

详细解释

  • 路鼗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由“路”和“鼗”两个字组成。其中,“路”指的是道路,表示行走的动作;“鼗”是古代一种乐器,形状像鼓,用来击打发出声音。因此,“路鼗”形容人行走时步履蹒跚,行动迟缓。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老年人行动不便、步履蹒跚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人因为身体原因或其他原因而行动迟缓、不灵活。

故事起源

  • 关于“路鼗”的具体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根据成语的结构和含义,可以推测它可能来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或寓言。

成语结构

  • 成语“路鼗”的结构是“名词+名词”。

例句

  • 1. 他年纪大了,走起路来有些路鼗。2. 由于受伤,他的腿脚不便,行动有些路鼗。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路鼗”想象成一个老人在路上行走时发出的声音,以此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与“路鼗”相关的成语,如“步履维艰”、“蹒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奶奶的腿脚不方便,走起路来有些路鼗。2. 初中生:受伤后,他的行动变得迟缓,走路像是路鼗一样。3. 高中生:年纪大了,他的步履逐渐变得蹒跚,行动有些路鼗。

拆字解意

路鼗词语造句